职业指导
   2004年10月29日
   每日提示:
 
关键词: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业指导 >> 指导思想

 

 
 
 

□ 在 线 订 阅 □
 
□ 合 作 伙 伴 □

本站链接logo

 

 

·指导思想·

为再就业导航扬帆,做求职者知心朋友

一、“一窗、一台、一线”撑起事业风帆

    1994年初,卫保玲同志以一位职业介绍工作者的职业敏感,意识到下岗职工再就业已成为一个十分重大的社会问题,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绿灯和社会各界的支持,更需要劳动力市场的调节,然而,大部分下岗职工心理承受能力还十分脆弱,在再就业的路上还不能树立新的职业观念,不能适应市场要求,对他们进行职业指导成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新课题。为此,她建议成立了职业指导部,主动挑起了这付重担。从此,她与职业指导结下了不解之缘。

    西城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是全国六家职业介绍示范机构之一,在服务的软硬件配置上有着良好的基础、卫保玲同志充分地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将职业指导这项新的业务的着眼点定位在对下岗失业人员的帮助上。她主要抓了三件事:即主持了一个“再就业之窗”栏目;开设了一个职业指导咨询台;开通了一条电话热线。首先是在西城区职介中心《招工招聘报》上开辟了一块宣传阵地。这份小报是北京市劳动市场上一份有较大影响力的媒体,她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在报纸的第四版开辟了一个专门给下岗职工看的栏目——“再就业之窗”。她通过这个栏目为下岗职工投供招聘信息,撰写文章,把自己耳闻目睹的下岗职工再就业故事记述下来,加以评点,广为传播,成为下岗职工十分欢迎的一个栏目,许多人通过这个栏目受到了启发或发现信息,从而实现了再就业。到目前,这个栏目已连续刊载了141期,累计10余万字,有理论指导,有生动案例,有下岗职工现身说法,这个栏目受到了新闻界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劳动保障报等新闻媒体多次转载刊播,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张小建司长建议将其编辑成册。今年6月份结集出版即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充分肯定和较高的评价。

    其次是在职介中心设立了一个户外咨询台,利用它一是接待职业心理咨询,二是进行调研活动,三是进行政策咨询。此外、这个咨询台也为下岗职工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地方,在这里卫保玲认识了许多下岗职工朋友,了解他们内心深处的想法,搜集和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和资料,对这一特殊就业群体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每个月她都要把积累的这些资料进行分析研究,摸索针对不同情况不同条件的下岗职工,如何进行交流沟通、知何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如何提供科学而有效的指导服务。此外,她还在洽谈会场大厅设立了一个图书角,购置了一些指导再就业的书籍供前来求职的下岗职工查阅。下岗职工们说,卫保玲就象他们知心大姐,来到咨询台就象到了家。

    三是开通了一条咨询热线,地通过新闻界的朋友把电话号码向社会公布,下岗职工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电话都可以得到满意的答复。这条热线还有如下功能:1,预约面谈;2,跟踪回访;3,不好当面讲的电话里谈。

    每天,卫保玲除了接待来访、面谈指导,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电话上,热线往往打不进来,于是她的传呼便响起来。咨询热线被下岗职工喻为“连心线”。

二、热心、耐心、诚心”追求一流服务

    卫保玲天生一付热心肠,她在工作实践中,天天与下岗职工打交道,耳濡目染下岗职工的悲苦哀乐,她也随着指导对象的忧而忧乐而乐。她一门心思想的就是如何为他们提供更多更有效的帮助,因此下岗职工说卫保玲的服务是“三心级”的,即:热心、耐心,诚心。

    有一次,她接待了一位下岗女工,是从东北返城的知青刚回京没多久又遭遇下岗,坎坷的经历和生活的磨难使她的情绪十分低落,47岁头发便花白了,卫保玲了解到这些情况后,用了整整一个下午,先是给她讲了几个面对下岗自强不息的再就业故事,鼓励她抚平过去的心理创伤,振奋精神走出迷惘、自卑等心理误区,然后,卫保玲又帮她制订了一份再就业方案,还特别提醒她要注意保持仪表整洁,不要让人看成下岗的样子。后来,经过卫保玲介绍到儿童活动中心去干保洁。这位女工被录用后打来电话说:“多亏您的提醒我把头发染了一下,人也显得精神多了,以前我应聘屡屡失败,看来真象您所说的,是我的精神状态没凋整好。”

    有许多时候下岗职工在再就业过程中因不能够准确定位自己在市场上的价值,而与再就业机会失之交臂,这就需要循循善诱地进行指导。卫保玲在这种情况下就从了解每个人的实际入手,分析他们的工作能力和过去的经验以及现实的心理状态,帮助他们挖掘潜在的能力和素质,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有一次,她接待了一位市灯泡厂的下岗女工,30多岁,下岗后学了个司机本,性格比较内向,卫保玲通过和她谈话得知她曾给几家公司老板开过车,但时间都不长就让炒了。这位女工不明白这是为什么,卫保玲就对她讲,职业的社会结构有如舞台上的一出大戏,三百六十行都有生、旦、净、末、丑,不同的职业对劳动者的要求千差万别,而不同人的性格、气质、能力对职业也有不同的适应性。然后,又启发她说:“你干司机这一行虽然在技术上过关了,但是你的社交能力和随机应便能力比较弱,所以你不太适合干司机,你想想在其它方面有没有你既感兴趣又干得比较好的事?”这位女工说:“我在家里烧得一手好菜,干活儿也利落,不知这算不算一条呀?”卫保玲一听就鼓励她说:“那你也可以选择干炊事员工作。”于是给她介绍到某国家机关食堂,结果她在那里实现了稳定就业。

    “做职业指导工作需要付出一份真诚,只有以诚相待服务对象,他们才能向你敞开心扉,职业指导才能取得最佳效果。”这是卫保玲的经验之谈,也是她的敬业精神写照。有一次她在咨询台接待咨询,快到下班时候,大部分人都散去了,就剩下一个人在旁边老用怯懦的眼光看着她,她就主动地上前问:“你有什么事儿需要帮忙吗?”这位下岗女工说:“我看您是一个热心肠的人,我就跟您说说吧。”她说自己在三年前下岗了,这期间她求过不少人托过不少关系,可就是没有找到工作。她说:“下岗了没人看得起你,也就没把你的事当回事了。”卫保玲把她约到办公室详细地了解了她的基本情况,发现她个人素质并不差,但缺乏自信,又由于长期待岗,自卑中又有点偏激。卫保玲认真地倾听了她内心的种种苦恼,决定先和她交朋友,然后逐步实施职业指导计划,经过与她多次谈话,卫保玲帮她调整好了心态,还帮她联系再就业培训定点校学习了美容美发。后来这位女工自己开了一家美容店。她在给区劳动保障局局长写的感谢信上说:“没有卫保玲对我诚心诚意的帮助,我不知还要在漫漫求职路上徘徊多久,感谢你们培养了这样的好干部。”

三、“求精、求实、求深”崇尚科学精神

    一流服务是以丰富的知识为基础的,常言道“学到用时方觉少”,在指导下岗职工再就业过程中,卫保玲发现指导对象内心深处的许多困惑、迷惘、忧疑等心理问题和障碍难以克服,而自己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这就无法帮助他们恢复自信心从而准确地为自己定位,也就难以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再就业方案,于是她到书店里买来许多职业心理学方面的书籍,业余时间全用来读书以充实自己。1997年,《北京晚报》邀请她去参加了一个心理与健康的座谈会,在那里她结识了中科院心理研究所时勘博士。时勘博士正在做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职业指导研究课题,他们俩人一个搞理论研究一个搞实际工作,正好是一对合作伙伴。从此西城职介中心职业指导部便与心理科学研究搭上了同一辆车。卫保玲在事业追求上开始向“精、实、深”的境界和高度进军。

    “职业指导是一门科学,因此,就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去做,力求精益求精。”这是卫保玲一贯坚持的工作原则,在时勤博士的帮助下,西城职业指导工作开始步入正轨。她也从外行逐渐变成了内行,认识到职业指导不是临时性措施,而是一个全面的帮助过程,在操作上也越来越专业化。她和同志们一道,把工作越做越精细。他们为每位前来寻求帮助的下岗职工建立了个人跟踪服务档案,纳入微机管理,并详细记录了帮助过程和服务对象再就业过程,管理上实现了规范化。其次是在工作方法上运用了科学的手段和技巧,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找准最佳帮助点,制定了一系列规范化程序。在卫保玲的带领下,西城职业指导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新台阶。

    为使职业指导事业健康发展,卫保玲经常告诫自己和同事们,要少做表面文章,注重实际效果,把职业指导工作落到实处,就是要把指导对象是否实现了再就业作为衡量工作质量的标准。为此,她提出“一个一个地帮”的工作方法,而不去盲目追求数量。97年下半年经他们指导后的下岗职工再就业率由上年度的56%上升到80%,98年后又上升到90%。

    职业指导是一项方兴未艾的事业,为了让更多的下岗职工得到有效的帮助,卫保玲逐渐地将业务向纵深扩展,而要想把工作做深则需要自己的理论根基有足够的深度。为此,卫保玲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和探索实践,摸索出一套适合北京下岗职工实际的团体指导方法,她采取因势利导的手段让下岗职工之间相互产生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她运用这一方法,深入到企业里去,从94年至今先后对1700余名下岗职工进行了成功的职业指导,此外,她还为辖区的街道、企业、职校培养了280余名业余职业指导员,带动全区不同层面职业指导工作厂泛地开展起来。

    在卫保玲的带领下,西城区职介中心职业指导部在短短的四年多时间里,从一张白纸发展成为目前的既有现代化管理只有科研机构支持的职业指导实验基地,成为一个业内外众所瞩目、求职者心向往之的服务窗口。虽然蛋糕做大了,但卫保玲并不满足现状,她说:“只要下岗,失业现象还存在,我这心里就踏实不下来。”

2001年1月16日

 

关闭窗口

 

 

BeiJing ChangZhi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consualtant service Co.,Ltd.
北 京 市 常 职 劳 动 事 务 咨 询 中 心
北京常职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服务有限责任公司

京ICP证0408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