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献计献策
60%再就业率定出目标
如何缓解就业压力,是今年两会代表委员关注的话题。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特为本次政协会呈送了一份集体提案——《关于北京市劳动就业问题的建议》。这份提案对北京的失业情况作了详尽分析。同时,委员们对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
调查印证——改变结构性矛盾是出路
该提案的分析结果在市劳动社会保障部门的调查中得到印证:本市今年新增失业人员主要是因结构调整造成的企业减员。同时,随着外省市农业人口进京务工的增加,从而加大了劳动力的供需矛盾。
据市计委对“十五”期间各年度就业岗位的增长情况预测分析,今年第一、二产业就业岗位将减少7.9万个,第三产业增加岗位4.4万个,但由于本市第三产业的发展基本以金融保险业、零售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及邮电通讯业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而从传统岗位上调整下来的人员难以填补空缺,同时,适合下岗失业人员素质特点的服务、物业管理等投资省、就业潜力大的社会服务业,因发展规模小及劳动者观念陈旧等原因,吸纳就业规模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有活儿没人干、有事儿没人做”的局面。
委员建议——调整职介服务功能
提案对本市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了8点建议,其中,重点是建设劳动力市场和服务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努力增加就业岗位、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就业。
委员们建议,要不断调整服务功能,明确各级各类职业介绍机构的职责分工,建立劳动力信息发布系统,定期公布职业供求状况调查分析预测报告。此外,还要利用公共职介为下岗失业人员免费介绍工作,并进行再就业培训和职业指导。提案建议,要大力发展非公经济,发展一批中小型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此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合理引导就业,要立足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走开发就业的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发展乡镇企业,使乡镇企业成为容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
政府承诺——开发置换10万个就业岗位
对政协委员提出的就业问题,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张欣庆表示:“保障城镇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是今年工作的重中之重。对大龄下岗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今年将实行登记制度,实行一对一的职业指导,并建立就业特困人员的托底制度。”
今年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将在四个方面努力:一是今年继续坚持“三年开发置换3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的基础目标,通过家政服务、再生资源回收、物业管理、物流配送、保安、保绿、保洁等社区就业项目进行消化。今年将再开发置换10万个就业岗位,在拓展信息、中介、环保、文化、旅游等第三产业的就业空间消化。此外,还将发展中小企业、个体私营经济、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发展,并推行多种就业形式,鼓励非全日制、季节工、短期工等弹性就业。二是继续做好区、县职介机构向公共职介职能的调整,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积极探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鉴定为一体的服务协作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三是对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免费技能培训和鉴定,使培训合格率和推荐就业率达到90%以上。四是要全面落实各项就业政策,催生就业新政策,重点研究弹性就业涉及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方面的政策。
张欣庆表示:“通过这些努力,使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率达到60%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内,开发转换10万个社区就业岗位,8万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
《北京晨报》
|